【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英力特化工:追“光”而行
入秋后的大地,空气依然干燥,骄阳似火。英力特化工新能源开发前期人员孟飞、吴世荣正在贺兰山脚下勘察光伏项目地形地貌。
空旷寂寥的大地上,两人时不时查看地质情况、山地坡度。“一开口风卷着沙子就往嘴里灌,胳膊被晒的火辣辣的疼。”吴世荣说。
“现场勘察需要详细了解选址的基本情况,这可马虎不得。”孟飞回应道。
受土地性质因素影响,新能源项目选址经常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看完一个,两人经常就要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选址地,从早跑到晚,最多也就只能看2至3个地方。“选址地有的时候没有路,车走不了,我们就摸索着步行掀开草丛灌木向里走,一趟下来,全身上下也跟‘变了个装’一样,‘挂点小彩’也是家常便饭。”孟飞回忆说。
项目前期工作繁复冗杂,勘察地形只是项目前期工作的一个小环节。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先研究好各个地区的新能源政策,否则都无从下手。刚进入项目前期工作时,两人都是“眼前一抹黑”。在公司领导的鼓励下,为了努力完成下达的任务目标,两人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边干边学,从提出项目、勘察、制定项目建议书到获取支持性文件、整理申报材料等,愣是从“门外汉”成长为“内行人”。
“获取项目,一定要紧抓窗口期。”两人深知这个道理,项目推进等不起,也耗不起,一定要跟时间“赛跑”,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把握住窗口机遇期。为了获取相关政府支持性文件,两人经常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有时遇到政府部门开会,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时常下班了还在等,就是为了获取支持。
“经常是好几家竞争一个开发建设指标。”聊起指标获取工作,孟飞和吴世荣两人滔滔不绝。白天不是去勘察地形,就是去政府沟通协调,晚上时常加班整理申报资料和日常报表等工作。
“要核对好每一处数据,确保信息无误,只有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了,我们指标获取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吴世荣说。每天这一套流程下来,往往也到了夜深人静时,两人还要复盘当天的工作,查漏补缺,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追“光”的日子里,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路上,虽然偶有“沟壑”,但两人坚信,跨过去就会离“光”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