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英力特化工卢鹏:匠心筑梦青春路

来源:英力特化工 作者:岳也超 发布时间:2025-07-04 字号:【

“多到现场去,多上装置看,多跟师父们学。”这是英力特化工氯碱运行部电解装置工艺技术岗卢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在岗十余年来,从一线职工成长为技术能手的看家本领。作为一名80后青年党员,他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敢为人先的创新、无私奉献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业绩。

勤学不辍,锻造技术尖兵

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生产装置区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但卢鹏已早早踏入厂区,每次行走于设备林立、管道纵横的厂区,卢鹏都会认真查看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听声音、看数据,他就像医生一样,哪里的设备有问题,那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对电解槽的巡检成了他每天的规定动作,检查电解槽进液流量、溢流情况、槽电压是否稳定有无波动,都在他心里装着、手里记着。到集控中心中控岗位了解生产情况,翻阅集控画面,查看关键工艺指标趋势图,认真记录工艺参数的细微变化。“电解装置共有工艺指标256个,其中中控指标130个,分析控制指标136个,一些‘大’指标影响固然更大,但关注‘小’指标的变化,更容易提前发现问题,预防风险。”说起生产来,卢鹏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夜晚,当同事们都已归家,卢鹏依然留在办公室,捧着专业书籍研读,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学习化工行业先进工艺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这股子钻劲,卢鹏先后考取了高级烧碱生产工、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并取得化工生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经过一线磨砺,让他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咱搞技术的,一天不学习,就可能被淘汰。”卢鹏说道。在日常工作中,他主动钻研新技术、新方法,只要听说行业内有新的技术成果,他就立刻研究学习。同事们经常看到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技术要点;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向同事请教,那句“参加工作比我早,就是我的师傅”,展现出他求知若渴的态度。

精耕细作,打造标杆班组

作为电解装置班组建设负责人,卢鹏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一个人再厉害,也干不过一个团结的团队。”他常对班组成员说。

卢鹏紧紧围绕人、机、料、法、环五个关键方面,持续对标先进,不断优化管理。“可别小看这些小指标,里面藏着大文章呢!”他严格落实专业管理要求,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细化操作指标,优化重点指标控制范围,在各班组积极开展产量、消耗“小指标”劳动竞赛,将产量、消耗、质量等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他督促班组成员密切关注每一个生产指标,立足于小,积少成多。他通过班组轮值、班组之星、积分机制、案例发布、班组例会、透明化看板管理6个平台,积极推行全员管理班组建设模式。在班组轮值制度下,每个员工都有机会担任“临时班长”,负责班组一天的生产安排和协调工作。“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放不开,后来慢慢发现,这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还能从不同角度了解生产工作。”班组成员王维刚说道。

在卢鹏的带领下,电解装置班组逐渐蜕变成为“本质安全、指标一流、管理先进、技能领先”的星级班组。从该公司“金牌班组”到宁夏电力公司“星级班组”,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一系列荣誉见证着团队的成长。2024年,电解装置三班再次获评宁夏电力公司“星级班组”,这份荣誉背后,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充分彰显了他在班组管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他以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优秀班组队伍,为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攻坚,破解生产难题

在电解槽管理领域,卢鹏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离子膜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必须想办法延长。”他从离子膜本身质量、换膜工作质量、进槽盐水质量、工艺指标控制、生产操作控制五个层面入手,实施精细化管控。成功将烧碱耗原盐由1.485吨每吨降至1.483吨每吨,烧碱耗工艺电由每吨2218千瓦每小时降至2217千瓦每小时。同时,他密切追踪原盐指标,通过科学合理地配比使用原盐,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找到最佳的管控方案,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与离子膜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遇到问题他就和装置技术人员反复讨论,不断调整方案。最终,通过延长树脂塔再生时间,使树脂塔更好地处理盐水中杂质离子,确保盐水质量稳定,满足生产需要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了电解槽的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成功延长了离子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同时。

由于电解槽在线运行时间长、阴阳极涂层逐渐失效脱落、离子膜性能下降,导致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单元槽电压高、吨碱电耗高、电流效率低、电解槽内部副反应增加、电解槽产物指标超标,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面对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卢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为生产“保驾护航”。他查阅资料、与国产单元槽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对国产单元槽应用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论证国产电解槽制造技术成熟,运行可靠,节能增效效果显著。他牵头推进电解单元槽国产化升级改造项目,跟踪项目进度。多年来,他主导完成十余项创新及技改项目。其中,“电解固体亚硫酸钠配置系统优化改造”荣获宁夏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延长树脂塔再生时间,降低辅料消耗”荣获该公司创新成果二等奖。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更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贡献。

从技术骨干到管理先锋、创新尖兵,卢鹏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根在氯碱生产一线,用智慧和汗水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脚部

版权所有: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70号京ICP备10032362内容管理:党建工作部